
I. 背景
作为世界上最大烟草生产、消费国,目前,中国有超过3.5亿的吸烟者,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者超过100万。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性法律文件,已有缔约国168个,是联合国历史上得到最广泛支持的公约之一。《公约》第11条规定:烟草制品包装上,必须说明烟草使用有害的健康警语,健康警语应该大而明确、醒目和清晰,占主要可见部分的50%以上;警语应有多个版本,并轮换使用。此外,烟盒上还应包含烟草制品成分和释放物的信息。
烟草包装上的健康警信息,可以提高吸烟者对烟草危害的认识,警示图片的使用,比单纯使用文字信息,能够达到更好的控烟传播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把2009年世界无烟日主题定为“图形方式的警示揭示事实真相”。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已经生效3年,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与公约的要求差距甚远。《2009年的中国控制吸烟报告》,对目前警示性烟标在国际和国内使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希图通过警示性烟标的使用,动员公众行动起来,推动控烟事业发展。
II.烟草制品包装与烟草控制
1.烟草制品包装是烟草制品销售的最重要手段
在消费品的整体市场战略中,包装是重要的环节。包装有助于在市场竞争中建立品牌形象,是有效的推销手段。卷烟包装是烟草广告的重要形式,在市场销售环节扮演着核心角色。在其他烟草广告形式受到限制的今天,作为一种重要的广告形式,卷烟包装的市场营销价值日益增加。在烟草产品的整个宣传推广链中,包装是最终的,同时也是最为核心的环节。
2.带有健康警示的烟草制品包装可以阻止吸烟
大量研究表明,卷烟包装是传播控烟信息的优良载体。警示性标示对健康安全的警告作用,可以体现为:
◎烟草包装上的健康警告可以提高吸烟者对其健康风险的认识。
◎烟草包装上的健康警告可劝阻青少年吸烟。
◎烟草包装上的健康警告可鼓励吸烟者戒烟。
III.中国履行《公约》第11条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境内卷烟包装标签的规定》,2008年4月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汇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2009年1月生效实施。该规定与公约要求差距甚大,中国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很低、现有烟包的警示性标示对吸烟危害的警示性效果很差。
2.调查监测的结果
1) “迈向无烟中国”项目在全国20个省40个县、市对16000人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
70%的人认为:中国现有的警示性标示,不能使人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不能使人产生戒烟想法,并继续促使人们将卷烟作为礼品互赠
被调查者对健康危害的认识、打算戒烟和不想送礼的比例
2)国际控烟政策评估项目(ITC)在北京、上海、昆明、银川四城市对1169人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
◎中国新烟盒健康警示与旧的警示相比,效果提高非常有限。
◎图形加文字形式的健康警示效果好于仅有文字的健康警示,
◎国外带有“对吸烟造成的具体健康危害”描述的警示内容,其效果,好于国内现有的“只笼统的描述吸烟有害健康”内容的警示信息。
IV. 公民控烟—— “迈向无烟中国”的根本出路
1、公民积极投票支持“警示性图案上烟包”行动
2009年2月,142万人次通过网络点击投票,支持警示性图案上烟包活动,发起“两会警示性图片上烟包公民控烟提案”行动。 2、四十万艺术家倾心打造“产生心灵震撼的中国新烟标”
四十万艺术家积极参与“全国警示性烟标设计创意大赛”,推出2178幅富含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国烟标 3、两会委员和代表关注图片警示上烟包
2009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控烟”成为数十位代表、委员不约而同提出的“公民提案”。主要的提案包括:
? [烟害防治法]国家应制定烟控中长期计划
? [禁美化烟盒]烂肺烂牙警示图片印上烟包
? [提高烟草税]提高1元税挽救340万条生命
? [禁烟草广告]慈善行动拒绝烟草公司冠名
? [禁公款消费]党政机关应禁止购烟
? [撤低价烟补]国家应取消低价烟补
? [保履约进程]调整履约领导机制
? [改政府职能]烟草行业实行政企分离
? [明烟草动态]监测烟草使用情况
V.结束语
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已为众多科学研究所证实。
图片形式的健康警语挽救生命,已被多个缔约国证明,更为WHO倾力推荐。
履行公约,需要行动,而不是敷衍了事。
民众呼声应该成为主导决策的重要力量。
通过有图片的健康警语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最经济、也最有效。
小小烟盒,反映民众的意愿,考验政府履约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