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策划:□晨报记者 崔 颖 □金 平 韩学晶
若要盘点肝癌在全球各地的“攻击”范围,中国无疑是其中的重灾区。在中国,肝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这不仅由于全球一半左右的肝癌患者在中国,同时也因为中国的肝癌患者常常陷入各种治疗的“迷宫”,无法迈对步伐。

那么,中国式肝癌究竟特点何在?如何为中国的肝癌患者指定规范的治疗策略?近日,我国第一部具有循证医学基础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全新问世。在《共识》中,以上这些问题逐一得到了解答。本刊特别推出专题策划,通过专访肝癌领域权威专家全面解读“中国式肝癌”。
>>>5大关键词
独特的诱因:不同于西方以丙肝为主的肝癌,我国肝癌病人中95%以上与乙肝发病有关。除了肿瘤本身外,中国肝癌治疗难的问题还在于大多数肝癌合并肝硬化。两者结合起来就极易发生肝内播散和远处转移。
庞大的人数:中国是肝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每年新发60万例,其中55%发生在中国。此外,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到了总人口的8%-10%,成为另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空白的指南:国际上对肝癌的治疗有许多权威指南并且每年更新。但是,我们目前尚缺乏此类权威指南。如今,《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的全新问世可以说是目前我国规范化治疗肝癌迈出的崭新一步。专家呼吁,将来国内相关学界可以共识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再制定出符合中国肝癌治疗的指南。
分叉的就诊:目前,不少中国肝癌患者的治疗是以专科就诊为主,治疗手法各自为政。比如,患者如果先到了外科,就是接受开刀治疗;到了介入学科往往首先采用介入治疗……这类分叉的就诊模式无疑造成了治疗方案的不同意见。于是,当各种治疗方案摆在面前时,不少中国的肝癌患者往往无所适从。遗憾的是,很多人因此便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沉重的负担:肝癌治疗涉及诸多学科。如果对肝癌的治疗没有规范的治疗共识,最终的结果将是患者在各个科室间往返治疗,或者轻信一些不规范的偏方,最终人财两空,对医疗资源带来极大的浪费。而目前中国在该治疗领域尚没有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来保障,疾病致贫,巨大的经济负担迫使一个家庭走在崩溃的边缘。
>>>权威声音
问:为何目前肝癌治疗易误诊、误治?
答: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主任叶胜龙教授强调,中国的肝癌规范治疗有很多的障碍,而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多学科交流探讨。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介入、射频消融及放疗等。其实,并没有唯一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最适合的治疗,也就是我们说的“个体化治疗”。
问:什么样的肝癌诊疗模式最成熟?
答: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兼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秦叔逵教授表示,肝癌的治疗涉及内科、外科、介入、放疗、中医科和医学影像学等诸多学科,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通过建立肝癌诊治中心,即多科室协作团队诊疗模式来进行疾病的规范化综合诊疗,这种模式代表了当前肝癌治疗的国际趋势。但在我国肝癌长期缺乏规范化的诊治方案,因此难以构建肝癌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