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仍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我国居民死因调查的结果,肺部肿瘤死亡率从20 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 年代初期的20 年增加近1.5 倍,是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肺部肿瘤死亡人数为60万。据流行病学专家估计由于烟民增多和大气污染的影响,到2025年,我国每年将新增100万肺部肿瘤患者。肺部肿瘤不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导致家庭的破裂与贫困,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专家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检测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肺部肿瘤的发病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突破。“肺部肿瘤的治疗已经从同病同治或异病同治进入异病异治的个体化治疗新时代,即治疗模式正在从粗放型治疗向个体化治疗转变。 ”
肺部肿瘤诊治进入新时代
据专家介绍,现在的肺部肿瘤治疗已告别了以前千人一方的时代,更强调个体化。“肺部肿瘤个体化方案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功能状态评分、病理类型、肿瘤的分级分期、分子标记物的检测等。 ”具体的个体化治疗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个体化的外科治疗、个体化的化放疗、个体化的分子靶向治疗以及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等。
关注肺部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主要体现了目前肺部肿瘤治疗所强调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肺部肿瘤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能承受什么样的治疗,医师需要考虑其耐受性而给予毒性适当的治疗。“而今,肺部肿瘤诊治已经进入了一个分子分类的时代,组织学类型及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进一步分类使个体化治疗上升到了第二、三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即是我们常说的在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 ”专家说。
分子靶向让诊治更加个体化
自从进入分子靶向时代以后,个体化治疗就显得异常重要,个体化治疗是不同于群体治疗的一个亮点。非小细胞肺部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就是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一个病人,要根据病人的基因突变或者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从而进行个体化治疗。“在治疗病人的时候,不管选择靶向药物还是化疗药物,都要考虑这个病人有无基因突变,对某些酶的敏感度如何等等。 ”专家说。当然,是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个体化治疗,还有赖于进一步的基因揭秘,了解每个病人的基因谱情况、多态性情况等。“我们现在逐渐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其实依赖一个传导通路,信号传导到细胞上或是DNA上,细胞就会不停地繁殖,从而形成肿瘤。 ”在这个传导通路上有很多酶,还有很多传导节点,这些节点就是分子靶向的标靶,只要能阻断某一个点,无序的杂乱的传导被断掉,那么肿瘤就不再生长。“分子靶向药物通过干预、取代或封闭传导通路上的酶或节点,从而阻断传导通路。 ”专家说。
个体化治疗需要提高检测技术
以分子标记物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是分子靶点检测手段的先进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分子靶点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质量控制水平。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我国NSCLC患者与西方国家患者的差异,制定符合我国患者临床特征的诊治策略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的肺部肿瘤治疗和研究水平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影响。肺部肿瘤的治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医生的知识、智慧、勇气、技术、道德和良心,更需要病人及家属对肺部肿瘤知识的了解和与医生的配合。“如何提高肺部肿瘤临床诊治水平,使患者能够更好更有尊严地生存;如何普及肺部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使更多的患者获益;如何优化治疗流程,实现手术、放疗、化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多层次的个体化治疗;如何继续开展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获得更多高水平的临床试验数据。这些都将是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并期待能够造福更多的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