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废气废水排放达标。根据了解,2004年初希涛公司新建了一个污水沉淀池,上层的清水通过水循环系统重复使用,下层的杂质会定期由环卫部门清理,烘干用的锅炉烟囱也经过专门的改进。
记者在一份顺义区环保局给出的“关于申请查阅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相关环境信息的复函”中看到,顺义区环保局为其(希涛公司)办理了相关环保手续,由于该企业生产废水循环使用,无需建设配套环境保护设施。
复函还提到,该公司生产废水循环使用,只产生少量生活废水;生产所用原料为40%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具有挥发性。但《排污费征收暂行办法》(2003年2月28日失效)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均未规定向大气排放以上两种物质须征收排污费。
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沈忠耀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希涛公司生产的聚丙烯酰胺产品是安全的,没有任何毒性。但是,其生产原料丙烯酰胺作为一种工业原料是有毒的,属于危险化学品,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特殊的车辆和在顺义区环保局进行备案。
“丙烯酰胺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对人体造成伤害。”沈忠耀教授说。所以在配置丙烯酰胺液的时候要戴手套,最好也戴口罩,在制胶时也应有手套保护防止皮肤接触。其作为原料生产聚丙烯酰胺的时候,在聚合不充分的情况下会在废水中残留一小部分丙烯酰胺,这样就需要对废水作特殊处理,采用设备进行循环利用。
另外,沈忠耀还指出,聚丙烯酰胺聚合形成后温度很高,还需要降温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气中含有丙烯酰胺和粉尘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工厂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废气。目前,美国公布的致癌物质已经达到200多种,丙烯酰胺应属于可疑致癌物之一,但后王各庄村村民的病因究竟是不是由此引起的,只能通过检测。
曾用三年时间在陕西某“癌症村”作调查研究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现代生态环境地质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景星也告诉《北京科技报》,即使某一地区癌症高发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就是当地的地质原因造成的岩石、土壤本身具有有毒物质,其次是遗传基因所致。而最后一种才是人为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转移,使污染元素逐渐积存于人或生物体内,引发地方性、区域性,高比例人群或生物发病。
针对后王各庄村村民怀疑癌症是由于化工厂排污所致的说法,林景星认为,不能简单地通过村民的推断就下结论。因果关系的确立是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检测的。“要通过疾控部门的慢性病调查明确癌症患者人数呈现怎样的时间分布,是否在一个时期内存在明显上升,并且所有癌症患者包括死亡人员必须出具正规医院的诊断证明。”林景星强调。其次,要环保部门对该区域的水、土壤、大气以及农作物等进行污染物检测,同时要提取所有村民的头发、血样检测,只有这两者均能检测到与人为排放的污染物一致的元素,并达到一定值,才有可能得出结论。“所以孔凡国这份简易的死亡名单,是无法作为科学依据的。”林景星说,“唯一的办法就是请权威机构做检测。”
对于后王各庄村癌症患者比例是否异常的问题,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答复也令记者颇感意外。
“后王各庄村的癌症患病率并没有超出北京市的癌症发病率。”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游凯告诉《北京科技报》,2009年1月,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顺义区政府的指令,到后王各庄村进行肿瘤慢性病调查工作。他也参加了这次调查工作,为了保证调查的权威性,他们还联系了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的相关专家参与其中。在为期半个月的调查中,工作人员逐一进入后王各庄村癌症患者家中走访调查,翻看了患者的病例。
“我们调查发现,村里所谓癌症高发的说法只是误传,癌症患者并没有村民所说的那么多,并且这些病例是分散在十几年当中的。”游凯说,“为了参照比较,我们还选取了木林镇另外三个村进行调查,后王各庄村的癌症患病率甚至还没有超过其他三个村。”游凯说,要科学地确定一个地区的肿瘤患者比率是否升高,必须从肿瘤患者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和地点分布等几个角度全方位分析,不能把个人的统计作为依据。
但是,当记者告诉孔凡国疾控中心的调查结果时,他非常吃惊,“我和村民都没有看到这份报告。”
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知什么原因,疾控中心所作的报告只是提供给政府,没有向村民公布。如果媒体想看到这份报告,要经顺义区政府的同意,他们才能提供。
由于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正面回复,“癌症”疑云依然笼罩在后王各庄村每个村民的心头。而孔凡国也依然在通过自己的种种办法寻找答案,“我当然希望结果像有关部门说的那样,但是要看到这份报告才能相信。”
某环保组织志愿者苏雨桐也是看到媒体报道后,主动联系孔凡国的,希望能给他一些帮助。苏雨桐告诉《北京科技报》,在得知村民多次请求各级环保部门却始终得不到解决之后,她便带着两位公益律师前往顺义区环保局要求公开希涛公司的环境信息,据她回忆,当时环保局只称该企业的排污都是达标的,却一直拒绝拿出书面报告。此后,律师在进入该企业后也无法取证。
在此种情形下,苏雨桐建议孔凡国找专业机构为后王各庄村的环境进行专业鉴定。
“但是,没有想到,想通过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十几万元的检测费用是村民无法承受的,我们的复印费、材料费都是村民一家家凑出来的。”孔凡国说,2008年4月,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帮助村民委托了一家名叫“北京新奥环标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的私人机构,针对村民饮用水和化工厂废渣做了检验。但是,这份报告显示,村民饮用水和化工厂废渣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均未超标。
在北京环境友好公益协会会长李力通过私人关系的帮助下,2008年,村民把从希涛公司排水口取的样本送到清华大学进行检测,但检测结果是水中只有COD超标,说明水中只有有机物质含量超标。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清华大学的检测部门拒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