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起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是当务之急,疾控中心和环保局可以把检测报告公布在这个平台上,这样公众就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政府的相关信息,这对消除村民和政府之间的误解大有好处。
“我想来试试,看这里的专家能不能帮我找到解决办法。”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一次环保论坛上,北京顺义区后王各庄村村民孔凡国手里拿着自己收集的调查资料,见人便打听与会专家的相关情况。两年多来,他一直像这样寻找各种机构和人员为本村癌症村民“讨说法”。
后王各庄村是顺义区木林镇一个只有1000多人的小村。两年多以前,不少村民发现,本村死于癌症的人数逐渐增多。于是,在村民的推举下,孔凡国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对村里癌症频发的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
“这是我们花了近半年时间调查出的结果。”孔凡国放在桌上一摞资料。记者看到,这份《后王各庄村癌症病因调查表》显示,2001年至2007年,后王各庄村共有25人患上癌症,其中肺癌8人、食道癌4人、血癌3人,此外还有膀胱癌、淋巴癌、胰腺癌、肝癌、胃癌、咽癌等,并且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在19个死亡村民中,从确诊到死亡大多只有一两年的时间,最短的才一个多月。
根据孔凡国的调查,村民普遍认为,导致村里癌症频发的根源就是建在村南头的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涛公司”)。
孔凡国说,自从2002年希涛公司来后王各庄村建厂以后,村里就时常能闻到一股股酸臭味,好像是塑料泡沫烧焦的味道,让人喘不过气来。村民夏天都不敢开窗,而这种气味在下雨、下雪前,以及阴天时最为明显。此外,还有村民发现,希涛公司从院墙引出了一根直径30厘米的管子,向村里的河沟排放一种带有酸味的水。有村民曾用打火机试着点燃河沟里像“粉坨一样的黏东西”,这些排放物很快就着了起来。
拿着这份调查表,孔凡国感到有了底气,开始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在没有得到明确答复的情况下,孔凡国又开始寻求媒体的帮助,自此之后,反映后王各庄村癌症高发的文章开始频繁见诸各大媒体,“癌症村”的名字也扣在了后王各庄村的头上。
2009年12月初,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东北方向40公里的顺义区木林镇后王各庄村。刚踏上村南的小路,“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牌子就出现在记者眼前,这是一家生产聚丙烯酰胺,同时也生产保水剂的工厂。记者发现,希涛公司的厂房大门紧闭,从大门的缝隙中,可以隐约看到有运输车辆停放在场院里,几个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正在搬运货物。
在希涛公司门外,一条不宽的小路通往后王各庄村的村级路。根据记者目测,与希涛公司院墙之间最近的民居直线距离不超过20米。“这家人已经搬走了。”孔凡国指着这栋民居说,自从村民发现村里癌症患者增多后,一些家庭条件好的村民都选择在附近镇上购房,或者投亲靠友。
在与希涛公司一路之隔的村委会,记者看到村委会的统计数据,该村常住人口从2006年前的1100人,下降到2006年的1051人,2007年的1029人。在希涛公司的东面,记者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搭建新厂房,此时,厂里的烟囱正在冒着白烟。但是,记者并没有闻到村民所说的刺鼻的味道。在距离希涛公司院墙不到20米的一座小桥下有一条排水管,从排水管中不时流出淡黄色的水。由于天气寒冷,出水口已经结冰。“这是希涛公司的排水管。”一位坐在桥上的后王各庄村村民说,以前希涛公司直接把排水管接到河沟里,现在由于村民反映太大就把排水管埋入地下,但最终还是排到了河沟里,到了夏天,废水的气味非常大。
记者试图就村民的反映采访希涛公司,该公司办公室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科技报》,“我们没有什么好说的,和当地村民也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我们的一切手续都符合顺义区环保局的要求,各项检测也通过了。”这名工作人员还对媒体涉及该公司的报道表示出不满,“我非常反感你们这个行业!”
孔凡国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村民与希涛公司的矛盾也上升到顶点。2007年7月,由于认为希涛公司的排放物污染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后王各庄村的村民们还自发到希涛公司门口声讨,并将该公司大门堵住,这一举动惊动了警方到现场维持秩序。
“现在看来,村民的这次围厂行动是有点过激,但是,作为村民只能用这种办法引起政府的关注。”孔凡国说,我就是想弄清楚,究竟我们这个“癌症村”该由谁来负责。
难道后王各庄村的癌症患病率真像村民统计的异常升高吗?希涛公司的生产环节是否通过顺义区环保局的环评报告?
在顺义区环保局的官方网站上,记者看到2007年11月30日的信息:经顺义区环保局调查,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废气废水集中处理后排放。经监测,该
1 2 3
|